潘铎印:建立科学评价机制让研学旅行行稳致远 二维码
195
来源:中国旅游报 ![]() 建立研学旅行科学评价机制,把中小学组织学生参加研学旅行情况和成效作为学校综合素质考评体系的内容,可以倒逼学校重视研学旅行的“质量”,但只抓结果还不够,还要多些引导和监督 近年来,全国各地不少学校都组织学生到境内外研学旅行。有的地方一些中学将学生研学旅行表现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而综合素质评价也将纳入中考成绩。 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 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学校要在充分尊重个性差异、鼓励多元发展的前提下,对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情况和成效进行科学评价,并将评价结果逐步纳入学生学分管理体系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就此,将研学旅行表现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有其理论与政策依据。更重要的是,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党、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之情;有利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加快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从小培养学生文明旅游意识,养成文明旅游行为习惯。 中小学生参加研学游,可以开阔眼界,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中考成绩的背景下,中学将学生研学游表现与综合素质评价挂钩,能够倒逼家长、学生重视研学旅行。但是,学校组织的研学旅行不同于学生家庭自行安排的旅行,公共性、公益性是研学游的本质属性,这决定了学校组织研学旅行不能搞商业化,不能以营利为目的,不能脱离公益性这一根本,必须坚持公益性原则。 坚持研学旅行公益性原则,政府相关部门要严格落实国家颁布实施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严格执行儿童票价优惠政策,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施景区、景点、场馆门票减免政策,爱国主义教育场馆(区、点)门票要按照规定费用全免,其他场馆(区、点)门票优惠价格原则上要低于社会旅游团队价格和单个学生门票的价格,并提供优质服务。学校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实施方案,安排的研学旅行规划和线路要科学合理,还要尽可能顾及不同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对贫困家庭学生应减免费用,收费要公开透明,预防和遏制一切商业行为和经营性创收。 建立研学旅行科学评价机制,把中小学组织学生参加研学旅行情况和成效作为学校综合素质考评体系的内容,可以倒逼学校重视研学旅行的“质量”,但只抓结果还不够,还要多些引导和监督,让研学旅行活动事前准备工作更合理更规范,使活动过程更注重实效,这样才能使研学旅行行稳致远。
文章分类:
研学旅行资讯
|